午夜,北京上空没有星辰,只有冷白的探照灯。天安门广场巨大的屏幕上,依旧循环播放着那场早已习以为常的阅兵式。人民麻木地抬头,看见的不是军队的威武,而是那两位不朽者的身影——普京 120 岁,习近平 119 岁,他们的面庞虽然布满刀痕,却依然挺立在权力的高台上。
科学家们在暗影中忙碌,培养舱里一排排透明的容器闪烁着蓝光。那里,保存着无数年轻的心脏、肝脏和肾脏。每一个器官,都曾属于一个鲜活的生命——一个失踪的大学生,一个被消声的异议者,一个再也没有回家的普通青年。
宣传口号是“为祖国献身”,但所有人都明白,这句话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含义:你的生命,将延续在领袖的身体里。
城市里越来越少见年轻人。他们不是出国,就是无声消失。留下的,只有空洞的父母眼神和永远无人回应的寻人启事。社会流传一句冷笑话:“如果你很健康,小心点,医院比监狱更危险。”
而那两位长寿的独裁者,依然谈笑风生。普京在大会上宣布:“人民的青春,就是国家的青春。国家要活到150岁,我们也要活到150岁。” 习近平点头,像在确认这是一份新的条约——不是国与国之间的,而是权力与生命之间的契约。
但夜风里,另一些声音在低语。地下的反抗者,把失踪者的名字刻在墙上;秘密的诗人,写下流亡的日记;母亲们在梦里呼喊孩子的名字。帝国表面坚固,却像靠输血维持的病人,一旦血源枯竭,必将轰然倒塌。
当那一天来临,或许世界会记住一个真相:独裁者的永生,是用青年的死亡铺就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