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4日,上海街头,一个普通女孩举起一瓶墨水,向习近平的画像泼了下去。那一刻,直播镜头里,她说:
“我反对习近平的专制暴政脑控压迫!”
这句话,也许你已经很久没听人提起;但那一天的她,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为数不多敢“当面说不”的人。
她叫董瑶琼,湖南株洲人,那年29岁。她不是名人,不是政治活动家,只是一个普通上班族,一个公民,一个敢怒敢言的女儿。
她不是疯子,她只是太清醒
事发后,董瑶琼被迅速拘捕,警方和医院联合给她贴上了“精神病”标签,将她送往精神病院强制关押、服药。一年后出院,她已经变得木讷沉默,神情恍惚,目光呆滞。据知情者透露,她出院后仍多次被重新送院软禁,并被迫抄写“习近平讲话”以“纠正思想”。
她的父亲董建彪,曾拼尽全力替女儿发声。他说:“她是我女儿,她没有病,她有权利表达!” 但后来,他被逮捕入狱,2022年被宣告“病死”于监狱,尸体被迅速火化,至今无真相。
而我们,眼睁睁看着这一切——却越来越少人提起她。
七年后,我们还记得她吗?
在这七年里,世界变了,很多人已经不记得董瑶琼是谁。但那瓶泼出的墨水,不只泼在画像上,更是泼在了我们对真相的恐惧与沉默上。
她所承受的,不应被我们漠视。
她的故事,不该被算法和审查彻底吞噬。
在这个信息每天都在刷新、热点每天都在更替的时代里,我们最容易失去的,是记忆,尤其是那些“不能被允许记住”的记忆。
为什么要记住她?
记住她,不是为了某个政治立场,而是为了:
记住那个还敢说“不”的普通人;
记住在一个越来越沉默的社会中,仍有人用自己的身体发声;
记住,那种清醒而孤独的勇气,曾在我们身边闪过。
她是我们时代的“不能说的名字”,但越不能说,越要说。
她是一个人,也是千万人中的一个。
今天,请你记住她的名字:
董瑶琼
2018年7月4日
“我反对习近平的专制暴政脑控压迫!”
这句话并没有随着账号被封、媒体沉默而消失。只要还有人记得,她就没有被彻底抹去。
如果你愿意,请你做三件事:
- 告诉一个人她的故事;
- 写下她的名字;
- 拒绝遗忘,拒绝习惯沉默。
这,就是我们能为她做的。
七年了,不要忘记她。她曾用尽全部力量,对这个世界喊出一句话。现在,轮到我们说了。